厦门:推进审计整改,着力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
来源:福建省审计厅 时间:2022-04-22 09:49

“如何明晰整改标准?” 

“如何有效进行整改?” 

这始终是审计部门查出问题后面临的难题,审计是一种监督手段,审计整改是确保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维护审计监督权威的重要保障,只有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才能实现审计价值的最大化。

厦门市各区审计局持续推动审计整改,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做:

思明区

一是高标准压实责任,推动整改落地见效。通过督促被审计单位明确整改主体责任,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分类整改、梳理问题清单、分解整改责任、建立台账等确保整改到位。 

二是高要求优化举措,实现整改闭环管理。针对2014年以来未完全整改的69项问题,定期发出跟踪督促审计整改函,其中17项已完全整改。同时将整改情况纳入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倒逼整改落实。 

三是高站位健全制度,深化审计成果运用。2021年区领导先后16次对9件审计专报作出批示,区委审计办通报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要求全区各单位举一反三,防患未然,推动建立“点问题、批处理”的内生整改机制。 

湖里区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明确58个待整改问题的责任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召开5场次专题会议研究整改工作,逐项分析、研究,确保各项整改要求抓实抓细抓到位。 

二是强化分类实施,加强督导检查。结合实际,提出立行立改项目14项,分阶段整改项目44项,提出190条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对症下药”,取得实效。创造性结合效能督查与纪检监督,紧盯时序进度和工作成效,及时发送整改督办函,确保问题“药到病除”,即时督办。 

三是强化举一反三,促进成果转化。立足区情实际,对照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将审计整改与谋划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围绕重点项目落地、财政资金使用、产业转型升级、两岸融合发展等提出155条工作思路,切实发挥审计服务中心大局的保障作用。 

集美区

一是健全机制,筑好审计整改“制度墙”。一建“审计问题”和“整改结果”两个台账,坚持边审边改与跟踪督促相结合。二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健全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和追责问责机制等4个层次。三建协作配合机制。制定了《集美区改进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协作配合机制的暂行办法》,定期召开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努力形成“审前充分协商、审中协作配合、审后结果共用”的良好协调配合机制。 

二是多措并举,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一借区人大监督之力,将发现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向区人大报告,并依法依规公开审计整改结果;二借区政府督查之力,梳理问题清单并汇总系统性问题书面报告区政府,将审计整改重点难点问题纳入政府督查督办范围;三借区委巡察之力,将审计发现未整改到位的问题纳入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区委巡察范围。 

据统计,目前2020年同级审整改率从80.49%提高到87.80%,历年审计项目整改率从86%提高到91%。在盘活财政资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近四年已经促进非税收入上缴区财政59458.10万元。

三是总结提炼,讲好审计“经验篇”。一促真学提效率。培训会上区审计局、区财政局全面梳理近几年常见问题的规律特点,深入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二促实干提效能。以实实在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我区财经文件,帮助各单位财务人员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真正起到“发现一个、整改一批、规范一片”的作用,推动提升各部门财务管理效能。三促规范提效益。加大对普遍性典型性问题的通报力度,旨在抓早抓小、预防为主、警示为先,促进各单位及时制定完善管理制度,防范风险和堵塞漏洞。

海沧区

一是完善审计整改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领导约谈、审计整改台账管理、审计整改“回头看”等制度,进一步将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化,推动审计项目形成“计划、实施、终结、整改”闭环管理。并将审计整改完成情况列入当年机关效能考评,推动问题切实得到解决,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监督力度。 

二是跟踪推进审计问题整改。制定审计发现问题清单,对审计查出问题逐项逐条摆列清单,详细说明问题表现、整改要求和时限等要素。按照“限期整改”“持续整改”分类列好整改反馈清单,对“持续整改”问题紧抓不放,实行对账销号。 

三是落实审计对象主体责任。加强宣传审计整改的重要性,促进各单位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整改责任,全面真实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以整改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跟踪指导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立行立改”工作,加强对审计对象的指导,促进审计对象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完善制度,有效提高审计整改效果。 

同安区

一是坚持边审计、边指出问题、边督促整改,促进立查立改、立行立改,及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监督被审计单位制定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 

二是合理利用审计专报制度,及时将审计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专报报送区领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推动问题整改,本年度共计报送审计专报3份。 

三是针对市委审计办梳理的《关于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的通报》,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审计情况通报落实工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对照问题清单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共有43个单位报送落实情况,自查发现12个问题,修订完善制度12条,相关问题基本已整改到位,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四是持续推动部门联动,通过加强与纪委、巡办等部门的联合监督检查,持续加大审计成果运用,切实形成监督合力,推动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五是组织人员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动态监管,配合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工作,对上一年度发现的审计问题开展“回头看”,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切实整改。 

翔安区

一是立审立改推动整改工作前移。对于审计发现的亟须改正和容易改进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建议,并在审计过程中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立审立改,强化审计整改工作落实力度。 

二是强化审计整改挂销清单制度。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区分问题类型,分类开列整改问题清单,由审计组开展整改跟踪检查,经常性开展“回头看”,整改一项销号一项,推动问题的整改落实。 

三是实行落实整改“双责任制度”。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督促落实整改的情况纳入审计整改责任清单,以“面对面”“红红脸”形式多提醒、勤施压,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 

四是推进“1+X联动”落实整改。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组织、财政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做到及时反馈及时整改,一旦发现整改工作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等情况,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五是建立审计整改情况通报机制。向审计委员会、人大及政府书面通报审计整改情况,整改情况按部门逐条进行反映,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披露。 

六是创新审计整改成果“进一步”运用机制。对于普遍性问题、屡审屡犯及重要审计问题,及时剖析原因,通过撰写专报、呈阅件等形式向政府反映,以“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之力,推动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完善制度,强化审计实效。 

 (厦门市审计局、厦门市各区审计局 稿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