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永春县审计局从“小”处入眼,从“微”处入手,进一步加大村级经济活动审计监督力度,助力织密村级“小微权力”监督网,促进农村完善“三资”监管,护航乡村振兴。2023年以来,永春县审计局共延伸审计59个村,审计纠正管理不规范资金5255.09万元。
一、向下延伸,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一是统筹推进村级审计多元化监督。年初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结合乡镇经济责任或财务收支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涉农资金专项审计等方式开展村级多元化审计监督。审计项目过程中,围绕财政资金支出项目,延伸村不少于三分之一,软弱涣散、财务乱、信访多、专项资金多的村必审,力争3至5年完成所有村(社区)的延伸审计。二是贯通协同凝聚监督合力。与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开展沟通协调,将当前纪检监察机关关注的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村级“三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纳入审计内容,力求审计开展更有针对性。加强和纪检、巡察机构贯通协同,资源共享,提升基层监督合力。2023年以来,派出审计业务骨干参与镇村巡察22人次,8名审计干部因表现优秀被县委巡察办通报表扬。三是创新方法推进问题整改。积极采用座谈会、上门走访、实地查看、风险评估、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开展村集体“三资”的效益审计。协助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联合检查查找出资产出租(发包)租金未收、村集体闲置资产效益不高等问题,推动各职能部门整改问题172个。
二、从严审计,有效防范基层“微腐败”。一是紧盯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推动政策法规入村。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村级农村基础设施工程资金、农业补贴资金、乡村振兴资金等各类涉农资金的使用和效益,将触角延伸到2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及8个实绩突出村,揭示村级决策、产业发展等方面问题,推进村级履行政策决策落实责任。二是紧盯农村“三资”管理,理清村级资产账。重点关注“三资”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惠农资金发放等情况,摸清“三资”底数,以审促管,进一步提升农村“三资”管理水平。重点查看资产是否账实相符,核对租赁承包合同,租金收缴凭证,揭示村集体在资源利用、资产和资金管理及运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紧盯工程建设项目腐败问题,规范村级项目建设。将工程建设违规这一经常发生的基层腐败问题作为审计监督重点,对村级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审计全覆盖,涉及项目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发包签约、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工程决(结)算等全过程,揭示项目前期论证、项目管理、验收把关、项目管护等方面问题。2023年以来,共审计村级工程项目399宗,发现问题61个。
三、成果运用,巩固基层发展“战斗堡垒”。一是抓培训,进一步促进村级“三资”规范管理。联合组织召开全县财政资金管理专项培训班,对乡镇主官、分管领导、业务骨干进行资金管理业务培训。针对审计发现的村级“三资”管理问题,与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沟通、共同研判,督促镇村主动作为,召开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推进会、“三资”管理培训会,推动全县收回拖欠租金274.15万元。二是抓制度,进一步促进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围绕村级事务管理运行情况,针对审计发现的工程项目管理、资源资产管理等不规范问题,分析问题背后存在的制度漏洞,提出审计建议,助推规范完善管理制度5项(应用规范合同文本、加强村民小组财务管理、村集体“三资”档案管理、规范村办企业、农村产权流转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三是抓发展,进一步促进村财增收。针对审计发现的村级资产出租管理效益低、村级投资资金回收风险高等问题,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增长乏力的原因,提出审计建议,盘活使用闲置资产,推动村财增收。如:一都镇三岭村乡村旅游盘活后已实现盈利;桃城镇南星社区综合楼盘活出租后每年可增收26.6万元。四是抓线索,进一步推进惩治基层腐败。对照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面梳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加强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贯通协同,建立问题线索移送专门台账,形成“及时移送、集中管理、分类处置、结果反馈”的问题线索闭环管理机制,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纵深推进基层正风肃纪反腐。(永春县审计局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