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平市审计局持续强化审计“防未病”作用,将事后审计转变为全过程监督,突出生态“体检”预警,防患未然。
一是建立一套指标。围绕省两办制定的市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结合南平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包含17项任务分解指标、34项约束性指标、11项短板弱项指标的生态审计体检指标,定期开展精准“体检”,形成的南平市综合自评分析报告得到市委袁超洪书记批示肯定,强力推进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提质增效。
二是出台一项制度。南平市委审计委员会印发全省首份关于建立健全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推进领导干部对标对表,查缺补漏,立行立改。制定出台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指引,系统性回答了乡镇审计“审什么”“如何审”“如何评价”等难题,帮助基层审计人员更好地运用“亮分”的形式进行审计评价,督促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争先进位。
三是推进一批项目。根据“体检”结果,每年针对性开展一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围绕武夷山国家公园,创新开展乡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情况、水环境治理情况等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点面结合,有重点、分步骤推进生态审计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151个生态审计项目,推动一批土地、水、森林资源保护修复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促进“绿水”“青山”补偿机制、智慧生态环境监管等80余项生态文明长效机制建立。(南平市审计局王超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