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置县千年,钟灵毓秀,文化底蕴丰富,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绿色文化、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方寸木雕得形容酷肖,装成生旦丑净莫笑他真真假假;数条线扯来非常活泼,演出悲欢离合看到底节节传神。”这副四十四字的长联,极其生动地道出了闽西(上杭)客家木偶戏(又称傀儡戏)的别样神韵和艺术特色。
上杭不愧是“木偶之乡”
走进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仿佛置身于木偶世界,我深深被其文化魅力所折服。
传习中心邱保铭主任向我们介绍木偶戏的由来。根据《上杭县志》等记载,闽西客家木偶戏起源于明朝初年,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上杭县白砂镇是客家木偶戏的发源地,而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自然村是客家木偶戏的发展中心。当时,由当地温、赖、李、邱、梁诸姓先民从浙江杭州传来木偶戏。水竹洋村梁姓奉木偶戏神“田公”于家堂供奉。此后,上杭木偶戏逐渐流行于连城、长汀、武平、永定和粤东的大埔、五华、梅县以及台湾等地。到清末、民国初年,上杭县木偶戏班已发展到120多个,木偶戏从业人员达数百人。
木偶戏是集雕刻、制作、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木偶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勾牌等组成,在一只木偶身上会设置16条至36条提线。”在木偶制作展示厅里,客家木偶雕刻技艺第三代传人曹尔焱向我们讲解道。
木偶制造过程是一门精湛的工艺,有一百多道工序,包括对人偶的雕刻、脸部的化妆、服饰的设计、活动关节的设置等等。其中,偶头是核心,其造型十分讲究。五形三骨,要以樟、椴或柳木雕成,还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脚却分赤、靴、旦3种,在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3尺的提线。
木偶技术展现在提线技术上,历代艺人屡有创造,提炼出了“走四台角、打四台角、整冠、拍衣、撩袍端带”等一整套木偶表演的基本程式。同时,又根据不同剧目、不同角色的需要,创造了“揉鞭、背人、脱衣、钉刀枪、打五彩、抢人头、弄蛇、舞狮、钻火圈”等许多特殊的操控技术。在现场,曹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木偶弄蛇等技术绝活,让人大开眼界。我们也在曹老师的指导下,提起木偶有模有样学着简单的行走坐立表演。别看是简单的行走动作,表演起来可不简单,一下子就累得满头大汗。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一瞬间千秋故事,三尺地万里江山”
“一瞬间千秋故事,三尺地万里江山”,是木偶戏演出的生动写照。旧时,木偶戏班活跃于城乡,为当地群众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土地革命时期,木偶艺人丘必书等人用木偶戏配合革命斗争,曾为工农大众和红军战士演出《打土豪》等剧目,令观众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多次受到县、区苏维埃政府的表扬奖励。艺人们还利用走南闯北演戏的机会,为红军游击队送粮送盐送情报。木偶戏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着独特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上杭、连城、永定等闽西木偶剧团演出剧目达到1000多个,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我们“70后”的童年生活也在木偶戏中度过。那时没有什么文化生活,电视还是黑白的、小小的,用一个天线架在房顶上,信号时有时无。而木偶戏常有,逢年过节,或家中有喜事,或哪村办民俗活动,都会请戏班来助兴。我们小孩早早就等候观看,还喜欢站在戏台跟前,上看提线人演技唱功,下看木偶表演,不亦乐乎。
闽西木偶戏迎来新时代
经过几代木偶艺人的努力,上杭木偶戏屡获殊荣。1954年,由丘必书等木偶艺人率队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大名府》和《对玉环》两剧目获一等奖;同年9月,应选参加“华东区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特种艺术表演奖。1955年,进京参加“全国十三省木偶戏、皮影戏会演”,《大名府》一剧入选为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怀仁堂专场演出。1986年,上杭木偶戏在泉州举办的“国际木偶节”上展演。1988年后,由于戏剧演出市场萎缩,上杭木偶剧团逐步转为民间民俗活动演出。直到近几年,这项传承数百年的本土文化,才在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上杭木偶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邱保铭向我们介绍。近些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愈加受到重视,上杭木偶戏作为客家文化的瑰宝也在坚守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地创新与突破。
201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组织相关部门赴阿联酋和南非开展“海丝茶道”对外文化传播活动,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演出的《茶艺》作为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选送节目,将中国文化的古风古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出结束后,南非总统祖马夫人安格玛·祖马不仅接见了表演者黄妃浣,还亲自体验了上杭木偶的技艺。木偶与茶艺的独创结合令在场的外国友人惊叹折服。这是上杭木偶戏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木偶戏的独特魅力。
虽然没能亲临现场,但邱保铭为我们播放了当时的视频。看到自己家乡的木偶文化受到外国友人的高度赞扬,我也感到无比自豪。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面对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突破,让更多的剧目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上杭木偶戏的从业者们从未停止学习和探索。
如今,在闽西流传了600余年的木偶戏翻开了全新一页。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闽西客家木偶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名录”。2023年6月,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创作的红色题材木偶剧《红小鬼》参加第六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奖。上杭客家木偶戏正以自己崭新独特的方式演绎新时代好故事,传播新时代好声音。
作者姓名:黄庆平 单位:上杭县审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