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审计文苑专栏 > 文学作品

和一个小镇唱几首抒情诗

日期:2023-06-21 10:31 来源:福建省审计厅 浏览量:{{pvCount}}

| | |

  5月,刚诞生的夏天。我和文友去往晋江中部交通枢纽小镇永和,完成了初夏的抒情之旅。 

    

  永和的街仔,永和的人和 

  永和镇的地名离不开永和的旧街,永和人都称这条街为“街仔”。行走在这条街道上,方方正正的石板,泛着悠悠岁月痕迹,无数行人在厚重的石板留下匆匆的步伐,将时光打磨出沧桑的味道。 

  100多米的老街,街面立有灰白色充满南洋风的柱子。这柱子的建造工艺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水泥建造工艺,这种工艺叫“洗蚵(海蛎)壳”,就是把蚵(海蛎)壳敲碎了,跟水泥掺杂在一起,等快要干的时候,用水冲刷出表面来。这样工艺比较常用于闽南的番仔楼。沿海一带的海风带有盐分,红砖易受腐蚀,而蚵壳墙体不易腐蚀,也不渗水,闽南俗话所称“千年砖,万年蚵”。 

  永和的街仔大概是1947年后陆续建的,到1950年左右完成的。没有华侨就没有这条永和街。1947年,华侨大量回乡省亲,这个时候已经有汽车了,从东石坐汽车回来,到庄宅这个地方,建了一间车房,现在称“车站”,让乘客下车。华侨大部分到这里下车之后,行李大包小包,比如带了针线、肥皂,这些就得靠挑担。因为挑担引起了几个村之间的矛盾,后来钱仓、古厝、茂亭的村民就平息了这件事。1947年,姚望泵先生建议华侨在这里建一条街,村民就建议取名为“永和街”,意思是永结和好。1961年元月,将罗山、龙湖、东石、安海4个公社交界村落划并重组,成立永和街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永和乡”),社址设在钱仓村姚金策住宅。永和街一跃成为乡镇一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历经公社的建制、镇区的确立,永和街和永和名称始终不变,一直沿袭至今。现永和镇辖24个行政村,人口7万余人,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万多人,是闽南著名侨乡之一。 

  时代在变,古街也在变。不变的是那份古老的时光,可以倾听世俗里的细碎声,拥抱藏在时光里的暖。 

  老街不宽,参照中山街以水泥、砖木建双层结构,底层40间店面,一家连着一家,排列得整整齐齐。街道两边分布着早点铺、理发店、服装坊等店铺。有的铺门外还张贴着红色对联,店里卖的是闽南常见的生活用品,台阶上散落几把藤椅和木板凳。几个孩童穿梭在老街上,嬉笑打闹,惊飞了低矮电线杆上的麻雀…… 

  街仔的日子在于黄昏。老街的居民,三三两两围坐,用乡音拉着家常,等待月亮和街灯同时照亮人间烟火。老街古朴而宁静、恬淡而亲切,有一种深沉的古韵之美,像一坛岁月酿成的陈年老窖,甘甜醇香。 

  永和的街仔藏着人文旧事,藏着永和侨情心。 

  走过这条古街,漫步作为泉州市级美丽宜居村庄的永和村,长长的党建文化长廊,展示着乡村振兴的和谐共赢,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农耕画卷,呈现着新农村的风土人文。穿过一条小巷,我们一行人又步入了钱仓古厝群(古时因在此地设仓收粮纳税,故名“钱仓”,并沿用至今)。在闽南,在“十户九侨”的永和,钱仓古厝群,中西合璧的古厝、番仔楼,在夕阳下依然声情并茂地诉说着美丽的乡愁,诉说着华侨心系故土的家国情怀。姚金策故居门石、砖墙嵌满的家风石刻,楹联“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眼界要宽,度量要宏……”铮铮家训,警醒示训犹在耳畔。那被时光斑驳的墙面,记载着闽南人下南洋,敢拼搏,爱故乡的点点滴滴,红砖古厝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指引着无数华侨子孙寻根问祖之路。 

    

  山前的火把,火红的日子 

  火树银花不夜天,今宵尽兴不归眠。在永和山前村的正月初九,有一个国内少有的汉族火把节,也是全村祈求吉祥和丰收的狂欢节。 

  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沿袭了300多年的闽南传统民俗——山前火把节或许是这《诗经》里浪漫火光的延续。对于当地民众来说,火把节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寄托了全村人对新一年的希冀,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平平安安。 

  农历正月初九晚,从晋江灵石路山前村路口通往世泉宫的路上,拱门明亮,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山前村的男女老少走出家门,先让火种在“圣火盆”点燃。随后,大家纷纷高举手中点燃的火把,着绕村而行。远远望去,绵延一公里多的队伍犹如一条火龙,照亮了整个村庄,场面蔚为壮观。火龙在山前村3.5公里的环村道上蜿蜒前行,火光照亮了夜空。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互道吉祥,喜悦之情在火光里跳跃。 

  如今,制作火把已是村里家家户户的一门手艺。当前,山前村已建立火把节非遗展示馆,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文化。山前火把节不仅是薪火相传的传统风俗,更是在外游子剪不断的乡愁。山前村常住人口2600多人,旅外人口则超过3000人,足迹遍及菲律宾、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国家。现在,更多在外乡亲回乡过节,数千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参与巡游山前火把节。这一民俗盛会已经成为联结乡情、凝聚乡愁、传承文化的纽带。 

  我们在山前村火把节非遗展示馆,看到了以竹子、黄粗纸、花生油为主制作的火把。山前火把节,火,一直站立着。一座座昂扬着头颅的山峰,稳稳地站立着。火,一直燃烧着,目光不及的地方,直抵无边烈烈的理想国。从燧石取火的砰然撞击中起步,火的足音不息,遍地是不屈的奋争。晃动,旋舞,腾升。火,越爬越高。传火,这是一团以生命为柴的火,来源于对温暖的执着,于燃烧中生生不息。 

    

  浙平国的祥和,匠心如故 

  万物皆为神,神仙是闽南地区的自我崇拜,也是日常生活里的祥和。走在泉州各个乡镇的街道上,三步一厝、五步一祠,十步逢庙,每个闽南人对于神仙佛像并不陌生,我们循着一股樟木香,来到了位于永和镇古厝村的浙平国妆佛铺。 

  永和浙平国妆佛技艺,是享誉闽南的妆佛祖铺。陈氏家族祖祖辈辈从事妆佛技艺和装銮工艺。清光绪年间,陈梁顺自浙江平阳迁居泉州,行雕于泉州属各县,晚年在晋江永和古厝村设铺,为永记摇篮血地,将店铺命名为“浙平国”。如今已经是五代传承。 

  走入工作坊,在一片看似杂乱无章中,在散落的木屑间,那些工具却常常摞得整整齐齐。锤子郑重地站着,厚薄不一的凿子排排坐,淡定地等着干活的刨子……从测绘的鲁班尺、墨斗、规,再到切割的斧头、锯子、凿子、铲子,还有刨子、钻、锉等打磨工具,应有尽有。他们把每一块木头都当作了有生命的个体,在制作过程中,用心跟它们交流。“相由心生”,陈氏雕刻的佛像面部起伏自然,曲线和谐,变化多样,使佛像更具有人情味和亲切感。 

  以前一般做完佛像之后,会做一些佛身衣物的纹饰,就是用漆线雕把它做出来。这样能起到装饰佛像的作用,俗称就是“妆佛”。漆线雕是细节的艺术,浙平国第四代传人陈添友,和漆线已经打了40多年交道,他搓的漆线能够做到比头发还细。漆线是纯手工制作,从砖粉的配比过筛,漆线土地捶打到漆线的揉搓,都由妆佛艺人独立完成。相比于机器搓出来的漆线,手工漆线在干了以后会变得很坚硬,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轻易变质。现场陈添友在搓漆线时的表情呈现出的也是和佛像有着相同的仁慈、祥和、清净。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总有这么一片平静安详的场所,在那里,人们能够找回内心的自我,迎接属于自己的新生。时光荏苒,沉淀下来的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凝神专一的力量。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 

  虽然一直从事传统的妆佛技艺和装銮工艺,陈添友也非常接受与当地艺术的融合。陈添友的儿子、浙平国的第五代传承人陈增煌已经将漆线雕逐渐从佛像雕塑的一道装銮工序逐渐蜕变为一门独立的装饰工艺。像漆篮、神像木偶头戴、漆线雕陶瓷工艺品等等,这些都是漆线雕衍生出来的艺术。陈增煌还与有着很强个性化创作的青年艺术家文那,共同为梧林文那艺术馆比心神殿新添了2尊木雕佛像——“比心神”和“死心神”。 

  在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泉州,有着古厝村浙平国,宛如映照村落的那轮明月,安宁,祥和。 

  5月的天,蔚蓝如海,我们一行人见识了永和这个晋江小镇在新时代中的发展变迁,守护文化底色,加快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的“晋江中部中心门户”,勇往直前,和衷共济。(晋江市审计局陈红燕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