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审计文苑专栏 > 审计漫谈

倾力扶贫真“汉强”

——记福建省审计厅驻南坑村“第一书记”王汉强

日期:2019-03-06 16:43 来源:福建省审计厅 浏览量:{{pvCount}}

| | |

  2018年春节前,王汉强回到南坑村,看到村容村貌整洁,村民生产生活安定祥和的情景,回忆起驻村的经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201611月,他作为福建省审计厅金融审计处的主任科员,派驻安溪县桃舟乡南坑村担任“第一书记”,在南坑村倾力扶贫,成了他一生中重要的印记。 

克艰难,明思路 

  王汉强对蹲点驻村的偏远虽有些心理准备,但一路颠簸到南坑村,才知道山村的偏远超过他的想象,所在村落是所有安溪县挂职蹲点干部距离县城最偏远的。从福州到桃舟乡南坑村近四百公里,中间要转三四趟车,路堵的话跑一趟要花9个多小时,最快也要6个多小时,县委组织部的同志开玩笑说:“以后就叫‘7小时书记’吧!”一年来,王汉强就这样坐动车、大巴车、摩托车来来回回辗转,跑过的路程可以绕地球一圈。 

  艰难困苦动摇不了王汉强坚定的决心,再远的路途也阻隔不了他坚定的脚步,他满脑子关心的是如何改变这个贫困山村的面貌。不了解情况就无法开展工作,报到后的第二天一早,他就拎着行李箱一头扎进南坑村。于是每天入户走访,与群众、乡贤拉家常、交朋友,倾听群众的诉求,深入调查村情民意;走遍村里的每个角落,实地查看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和相关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花了一个多月,他将整个村的“家底”终于摸清了。2016年全村村财收入仅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550元,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39人,其中6户缺资金,4户缺技术,1户因年老多病缺乏劳动力。 

  摸清情况后,王汉强的内心充满忐忑,思考着为村里和村民做些什么?怎么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有困难越要经得起考验。当村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个“第一书记”,议论带着北方腔调的书记是山东汉子的时候,他没有多想,暗下决心,扶贫就要设法增加村财收入,培育好扶贫项目。立刻着手与村两委干部讨论脱贫工作方案,明确扶贫思路,拟定扶贫项目和筹措资金计划。这个外来的汉子很快就从一个机关干部彻头彻尾变成名符其实的村干部,融入到这个偏远的山村中,成为南坑村的一员。     

  据实情,谋发展     

  时不我待,王汉强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用,一个背包,一把伞,一个水杯,开始了落实扶贫项目的艰苦历程。桃舟乡所有乡村,邻近的漳平县溪南镇、永春县的一都镇,以及省、市、县、乡各个部门,都留下了他扶贫调研和“跑项目”忙碌的身影。 

  王汉强积极主张引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来增加村财收入,亲自跑电力公司了解光伏发电行业现状和最新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咨询光伏企业品牌等,最终确定在采光条件最好的村小学楼顶安装,总投资31.6万元,建设规模4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终于完成。当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后,他在自己手机上安装了APP,随时关注每天的发电量,每当天气晴好发电量高的时候,真的是比自己加工资还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该项目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4.5万元左右。 

  尝到光伏发电项目甜头的王汉强,又瞄准了发展香菇种植。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他认为南坑村具备种植香菇基础,加上近邻漳平县象湖镇的香菇市场规模庞大,推广种植香菇是一个因地制宜、又具备技术保障的扶贫项目,既是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又增加村民收入。在他的推动下,南坑村20多户村民积极响应,共种植香菇30多亩,当年创收70多万元,人均收入提高了一千多元,奠定了“一村一特色”的基础。 

  为了帮助解决11户贫困户脱贫,王汉强积极争取乡政府和挂钩单位的帮扶支持,采取“一户一法”,分类施策,根据每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别发展养殖、香菇种植、茶园提级改造、介绍工作、住房改造、办理贴息贷款等多种措施,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提高收入。他通过走访、慰问、挂钩等形式,走访群众5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5000元,争取帮困资金2万元。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付出意味着回报。在王汉强和村两委的努力下,全村贫困户提前实现脱贫目标,县政府为此奖励南坑村委20万元,这就是对他扶贫工作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应民心,办实事     

  2016年 “尼伯特”强台风及强降雨给南坑村造成极大的破坏,冲毁村感化溪水坝4座、毁损溪堤、水渠500多米,道路掏空1100立方米,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王汉强根据群众的反映,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多次与交通、水利等部门联系,争取补助资金,先后投入240多万元,对感恩溪边水毁以及道路桥梁损毁等进行改造、修复。其中:投资111万元,对南坑村通往棠棣村一条2公里长的泥土路进行硬化,方便了南坑村与隔壁村的交通;投资60万元对“尼伯特”台风造成的水毁关键点设施进行修复;投资70万元改建危桥和新建桥梁各一座。特别是村内店仔桥自然村的中厝桥在台风袭击中成为了危桥,附近村民出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新桥建成通车后,大大便利了交通,村民通行安全得到保障,自然村的村民激动地说:“有了新桥,现在不仅台风天都安全,而且方便多了,连汽车都可以开过来了!” 

  为丰富全村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切实提高其生活幸福感,王汉强又把建设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列入工作计划。由于项目下达的指标少,很多乡镇都积极争取,竞争激烈。他多次往返省、市、县民政部门,终于把指标争取到手。项目拿到了,可财政补助资金根本不够,要实施好这个民心项目,资金是关键。为了更多地筹集建设资金,他每隔几天就带着村干部去村萤石矿厂老板的家里,软磨硬泡,终于得到10万元资金的支持。在多方奔走支持下,一座约700平方米,投资180万元的幸福院建成落地,村里孤寡老人终于有了一个幸福乐园。 

  2017年是南坑村美丽乡村建设和验收的关键一年,王汉强筹措资金对村部进行大范围修缮和设施更新,在楼顶加盖一层,既解决屋顶漏水的问题,又为村民提供一个室内娱乐和活动场所。全村新增垃圾回收点20处、垃圾桶200个,逐户宣传垃圾分类回收和集中堆放,亲自带头对全村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河道清淤、路旁绿化等,给村民一个“绿、美、新、洁”的环境,顺利通过省、市美丽乡村的验收。    

  用行动,换真情    

  王汉强说:“山东是生我养我的第一故乡,福州是成家立业的第二故乡,南坑就是我的第三故乡。”一年的时间,他的朴实、认真、自律,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村两委成员都记得王书记对他们严格要求,王汉强认为村委是“领头雁”,强调村委干部要带好头,凡事要以身作则,这样群众才会满意。2017年“苗柏”2号台风期间,恰逢王汉强爱人来电话,家里有急事要他马上回福州,但他顾不上回话,忙着布置村里的防台防汛,逐户做好村民转移,确保没有1户群众遗漏,没有出现一处险情才放心。 

  大家不会忘记,王汉强驻村期满考核后准备回福州,但他得知安溪县副县长和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要带感德镇扶贫开发协会来开展对口扶贫村帮扶对接工作,就决定留下来,亲自向客人详细介绍了南坑村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和需要帮扶的具体项目,最后成功争取到50万元资金。走之前,他又认真做好工作交接和移交,将一年来的相关驻村工作电子资料,存放在村部电脑,供村两委使用。 

  村民们不会忘记王汉强,作为山东人的他根本听不懂闽南话,但隔阻不了他对村民的关心。村里有个国定贫困户,大儿子因肝癌去世,儿媳妇撇下两个孩子离家出走。这人和老伴也都体弱多病,无法重体力劳动,上要照料80多岁的老母亲,下要抚养两个孙子孙女,生活异常困难。王汉强上门了解情况后,多次跟村两委一起协调联系凯鹰电源电器企业,帮助解决老人两个孙子孙女的学费,村委出钱购买鸡鸭苗由其饲养并帮忙解决销路,还将他家列入石结构住房改造工程,争取政策补助7万元。王汉强要离开的时候,老人家依依不舍,含着泪拉着他的手说:“王书记,没有你,我这个家怕是要垮了,感谢党,感谢王书记。 

  2017年暑假,当王汉强听说南坑村有个大学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可能影响上学,连忙向农信社省联社福万通基金会申请资助金5000元送到家长手中,当正为学费发愁的家长接到钱后,拉住他的手感动地说不出话来。村支书的母亲和村主任的妻子生病住院,他都专门去医院探望……这样看似平常但很温暖的事还有很多。大家一看到他,就亲切喊着王书记,邀请他到家沏茶,用闽南人的朴实来表达对他的热情和留恋。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香扑鼻。经过驻村洗礼的王汉强,更加珍惜这份基层经历。回单位后他心里依然装着南坑村和村民的近况,经常与村里联系,关心具体项目的开展和资金对接的落实。这次再来到南坑,王汉强感觉就像回到自己的老家一样亲切、熟悉和自然。临别之际,他握着乡亲的手说:“南坑是我的老家,我会常回家看看的。”(方元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