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审计将审计研究与审计实践融为一体,在2024年度实施的区医院原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以“审计什么就研究什么”为要求,边审计边提炼总结成果,审计项目“课题化”取得了耀眼成果,3篇科研论文分别获登《中国审计》《审计月刊》等杂志。
一、注重“前置研究”找准切入点,力促精准高效。以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研究卫生健康行业及区医院发展背景、主责主业、管理模式等内容,注重对行业和医院以往审计情况的趋势性分析,梳理屡审屡犯问题以及新情况新苗头,选择有效、便捷、经济的方法和路径,精准定位审计重点,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做到“谋定后动”。着重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孤岛”造成内控制度不完善、卫生资源浪费等问题的课题《审计视角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困境及对策》获登《中国审计》杂志2024年第5期。
二、强化“过程研究”瞄准发力点,力促质量提升。把研究型审计思维贯穿审计实施全业务链、各方面,夯实传统方法,创新融合使用各种审计方法,探索建立与做实研究型审计相适应的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及工作技巧,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能够助力项目质量提升。审计组结合审计实践分析影响研究型审计赋能基层审计机关质效提升的制约因素,探索创新审计理念思路、优化研究型审计路径、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课题《研究型审计赋能基层审计机关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获登《审计月刊》杂志2024年第11期并登上杂志封面。
三、抓牢“实用研究”紧扣效能点,力促成果转化。围绕“研究成果利用”加强宏观分析研究,在审计一线中寻找出现问题的真正根源,查找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提出符合实际的有价值、可操作、能落地的对策建议,真正使审计整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提升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审计组揭示财务管理“缺位”资产管理前端等问题,力促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成本压减、优化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课题《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的审计视角》获登《中国审计》杂志2024年第23期。(长乐区审计局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