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忙碌了一年,梳理全年的审计工作,在审阅各类审计报告过程中,发现诸多常见问题,简单归纳以下几点。
一是报告篇幅过于冗长。审计报告是针对某一问题或事项进行阐述的文章,为了将问题或事项表述清楚,往往内容会包含大量的问题、数据及结论,因此字数往往相对较多,有些报告甚至达到上万字,经常容易出现对问题的表述不够精准、重复表述等问题。这样不利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所提出的问题的掌握及理解,从而影响下一步的整改工作。
二是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准确。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需要有法律法规条款来支撑,才能让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提出问题的认可,同时也可以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有些审计发现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一样,实际上有根本区别,个别审计人员未能严格区分问题的差异性,机械地套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未能做到准确、完整、公正、符合规范,这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执法的公信力、精准度。
三是审计文书表述不规范。审计报告作为行政公文,应当严格按照公文写作要求进行规范表述。个别审计人员着重于如何发现审计问题,却忽视对审计报告质量的把控,常出现公文写作上的错误,如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简称不规范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报告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因此,审计人员应当加强行政公文的撰写能力及对审计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相关业务股室应对拟下发的审计文书的内容、文字、数字以及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份审计报告都能做到语言清晰准确,证据确凿可靠、态度客观公正、内容全面完整。(漳平市审计局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