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审计科研

漳平审计:浅析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日期:2020-08-10 08:51 来源:福建省审计厅 浏览量:{{pvCount}}

| | |

  近期,漳平市审计局对县级行政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存在内部审计工作存在机构设立不健全、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结果运用不充分、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 

  一、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不健全。多数重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未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配备独立专职审计人员,容易导致审计工作缺乏严明性,审计结果缺乏科学性。 

  2.内部审计发挥职能有限。内部审计工作多数停留在财政财务检查,工作内容较为单一。但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效益、经济责任、基本建设项目等方面未得到有效开展,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3.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不规范。在准备阶段仅通过口头通知方式告知,实施阶段不重视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底稿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4.审计机关履行监督指导职责有所弱化。审计机关履行监督指导职责多数停留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计划上报、报告报送等阶段,未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常规的指导和监督。 

  二、问题原因分析 

  内审计工作存在以上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机构编制限制。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三定方案没有核定内部审计机构、岗位和编制,未能设立独立机构。 

  2.内部审计意识淡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认识不准确,认为内部审计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制定内部审计的审计目标停留在财务账的差错纠错,忽视了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监督和管理,使得内部审计执行结果有限。 

  3.忽视教育培训。在补充人才队伍过程中不重视审计人员的配备,忽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审计方法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建议和对策 

  1.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纳入行政事业单位(部门)机构编制文件,从根源上解决机构设立、人员问题。 

  2.完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要转变以往的只管财务收支、财务管理、费用报销、资金使用方面的“财务收支”为主的审计模式,不断拓展审计内容,关注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开展、政策执行、工程建设等方面,向“效益审计”模式转变,扩大内部审计报告覆盖面,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内容。 

  3.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本单位(部门)内部审计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内部审计工作的年度计划制定、通知、资料收集,再到实施阶段的审计方法、取证和底稿编制,再到报告完成阶段的报告起草、汇报、档案整理归档等方面制订出规范化的程序,建立起贯穿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和建议的执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选拔德才兼备的工作人员负责内部审计工作,执行任务目标;有计划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培训,特别是职业道德再教育;不断深化审计人员相关知识的更新再造,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开展自然资源、基建工程、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要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5.强化审计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监督,按规定开展审计工作质量抽查检查,及时听取工作质量汇报,及时监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培训,通过开展学习讨论、项目协作等方面,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指导。(漳平市审计局陈云颖供稿) 

附件: